林 昀 融

光復老屋梅林冰果室  第一家冰店一甲子的記憶 江進福愛鄉之情保存老屋歷史價值

記者林昀融/報導

2023-06-22

        光復車站前的中正路,至今仍是繁榮商業中心,商店林立街道上,尚有幾棟老屋窺見當年榮景。其中「梅林冰果室」也是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,水泥磨石子牆面上的字樣,可見當年光復第一冰店權威,荒廢多年後,二年前光復鄉民江進福懷抱著為家鄉存留文化歷史的使命,希望保存兒時記憶裡的招牌,買下梅林冰果室後,進行近一年修復,終於讓梅林冰果室重新展現過往生命力,繼續訴說光復鄉過往榮景。

       「梅林冰果室」對於老一輩的光復人來說,都是充滿歡樂且難忘的畫面,堪比現在的星巴克和麥當勞,過去年輕人約會、休閒聚會等活動,絕對首選梅林冰果室,因此有許多美好在這裡發生。

         江進福悠悠說起對於這棟建築的情感,從小就生長在光復鄉,外婆家就在熱鬧的中正路上,兒時記憶裡,外婆家二樓窗戶望出去就是梅林冰果室的招牌,冰店熱絡的人潮來來往往,是腦海中熟悉的場景,而小時候最大樂趣也是到梅林冰果室吃冰,清香香甜的冰棒吃在嘴裡,早已融化成童年最美好的記憶。

       梅林冰果室現任屋主江進福,二年前好不容易說動屋主順利購得這棟珍貴的老建築,因此多方詢問希望找回過去的歷史軌跡,從地方人士的陳舊往事中,拼湊出一些蛛絲馬跡,原來梅林冰果室在民國四十四年建造完成,據說之前屋主當時曾在光復糖廠工作,因為與糖業密切接觸,因此用自家生產的蔗糖,製作成香甜的冰品,想不到受到大家喜愛,因此漸漸擴大冰店版圖。

       多數光復人的記憶裡,梅林冰果室是光復鄉第一家冰店,甚至遠至鳳林、瑞穗附近鄉鎮,也都是開創冰店的先驅,江進福說早期梅林冰果室除了店面銷售冰棒、剉冰等冰品之外,還是一間批發工廠,店面後方有許多大型製冰機器,提供附近鄉鎮業者來批貨,所以經常可見一箱箱的冰棒批發至各處,所以當時可以說是相當熱絡的冰店。

      梅林冰果室的製冰產業與光復糖廠有著極大關聯,1921年光復成立大和工廠,即現今的光復糖廠,已近90多年歲月「古董級」糖廠在民國91年熄爐停機,結束生產砂糖,糖廠大煙囪雖然屹立光復溪畔,卻不再冒煙向天空噴吐飛龍般的煙霧。停止製糖事業後,轉變成花蓮觀光糖廠,發展文化創意觀光園區,開創另一高峰。

       江進福為了要保存梅林冰果室的歷史樣貌,在整修過程中經歷一波三折,從慎選團隊開始即有諸多插曲,最後由深諳老屋修復的吳正雄師傅帶領木工、泥作、水電等專業工班進駐,歷經近一年時間整修,終於將瀕臨毀壞的建築,修復完成兼顧安全的老建築,重新展現在光復街上,延續一甲子風華。

        梅林冰果室整修過程極為繁瑣用心,因為數十年沒有大範圍全面整頓,雖然部分結構已損壞,但是幸好數十年間沒有大動作拆除修復,才得以保存七十年前的舊建材及建築樣貌。經過與師傅們幾次討論後,確定整修方向,以保存可用的建材及結構,毀損部分則以美檜修復。

        修復工作首先是以強力水柱沖刷,整棟建築裡裡外外進行清洗,包括最具歷史價值的磨石子外牆,還有二樓的木作樑柱及閣樓等角落,經過徹底清刷後,房子像是從頭到腳洗澡一樣,乾淨清爽的呈現實際狀況,也是讓之後的修復工程品質更好。

      等待幾日把房子晾乾後,開始第二步驟-拆除,拆掉不是原本的裝飾物,像是一樓牆面的紙片、木板等,儘量恢復房子建築最初的實況,在大量灰塵及木屑紛飛的空間裡,一、二樓總共清出滿滿二卡車的雜物,終於讓古老牆面露臉,看見時間斑駁的痕跡。

       梅林冰果室展現原始牆面、木頭樑柱之後,有是另一階段的困難,取捨之間很難下決定,哪些要留?哪一些必須拆除?這實在是個最困難的選擇,因為都好希望留下所有老物件,重現七十年前的風姿綽約,但是終究敵不過現實,因為一樓的水泥地板不穩定,磚牆更是幾乎傾倒狀態,若不是靠著隔壁牆面支撐,恐怕早已毀壞不堪,於是為了安全考量,必須進行強化結構工程。

      泥水班師傅首先鑽開水泥地板,竟然發現有個大洞在地板下方,挖開發現過去是用石頭堆砌的地面,經過數十年的修修補補,僅以水泥覆蓋,沒有做好穩固地板的動作,於是師傅們耗時費力的橇開一樓地板,坑坑洞洞情形真是讓大家覺得驚險,後來在地板上加裝鋼筋鐵網,固定好地基後再鋪上水泥,不僅平整更重要的安全穩固。地板敲開加裝鐵網後鋪上水泥,增加了一個月工時,但是確實相當值得,因為安全是首要考量。

       一樓牆面的拱門造型相當別緻,可見早期梅林冰果室確實是頂級之作,但是橇開水泥外牆後,露出早期建築常見的紅磚牆,懷舊氛圍頓時瀰漫,但是紅磚牆好看卻不中用,專業師傅查看後,發現磚牆已有傾倒現象,如果不做強化,很有可能會整面牆倒掉。又是一番掙扎後,忍痛決定做好牆面強化工程,細心的泥水師傅,開始在牆面架設鐵網,用高硬度的鐵條撐起整面牆,之後再上水泥,為了保留拱門造型牆面,師傅們的鐵網要多好多心力做成圓弧形,即使多花心力,能保留七十年前難得的設計,實屬不易。

         因為是早期二層樓的半水泥建築,樓梯顯得窄小,在保存與修復之間,決定拆除少部分門框,保留樓梯間的木窗,不失老屋的意義,同時加設二層階梯,讓行走更舒適。完成樓梯的水泥工程後,並在後方加設洗手間,為了要有古老庭院的感動,特別使用透別採光罩,二樓木窗讓後院空間也顯出古老氣味。

         泥作部分大致上完成後,水電管線也同步裝設到位,接著就是老建築中最珍貴的木作部分,早期建築特色是水泥與木作相容,因此梅林冰果室一樓屋樑和二樓牆面多是以木作工程,木作師傅經過詳細研究後發現,因年久失修的情形,有些木頭毀壞程度極為嚴重,急需更換,但是現在極少有此等檜木,只能尋找相近的美檜作為替代。

       再者,原本二樓是居家空間,因此保存著三房的隔間,但是隔間的木板多半受潮嚴重變形,無法繼續使用,而且未來不以居家為考量,因此決議將二樓的隔間板全數拆除,但是保存木頭柱子,既可以窺見舊時景象,也能做移動式布簾的方式,彈性運用空間。

      整修後,二樓牆面則保留完全木作設計,僅更換毀壞的部分木板,同時進行強化固定後,整修後的二樓空間呈現古樸的原木空間,也可解釋為原來木作的空間。

      二樓臨街道的部分則是水泥牆加上木窗子,古意十足,當時年代的木窗尺寸及造型,現在建築極為少見,於是整修窗戶木條,並拆換玻璃後,保留窗戶原貌,整修後可以順利開關。

     充分運用空間是舊時房舍的特色,在梅林冰果室二樓後方也有一個夾層閣樓,不浪費樓梯旁的一點位置,加上斜瓦,做成一個特別的閣樓,配上一整排木窗,規劃上就是舊思維的產物,在現代時空裡顯得格外特殊,保留完全木作樣式和格局,就像珍藏一個異想天地般私密又特別。

       屋樑部分是整棟建築的靈魂,木作的日式屋梁設計,老舊中有些疲乏,甚至一樓屋樑幾乎快撐不住來自二樓的重量,因此吳師傅決定加裝二根鋼樑,穩固的撐住二樓地板,不至於造成危險,但是鋼樑影響整體木造之美,所幸用相近的木板包住鋼樑,仔細的工法讓鋼樑幾乎和原本的老屋樑合而為一,融合得非常好,兼具安全與視覺設計。

         整體規劃趨近完善,但是卻沒有門面,因為過往以店面方式經營,所以只有鐵門進出,為了呼應內部的老屋空間,木作師傅特別用日式工法的魚鱗版製作方式,整個魚鱗木板門面配上木窗、木門,一樓騎樓天花板也用一致的木板,一樓整體木作門面完全提升老屋質感,已經感受到老屋生命力。

       進入最後階段工程則是一樓的磨石子地板,目前花蓮地區僅存一位專業磨石子師傅,工作滿檔的情形可想而知,但是為了堅持最完美細節,花費近二個月時間等待師傅空檔,好不容易師傅到場,專業技術不在話下,需要經過三次程序,才能鋪設好平整、堅固又好看的磨石子地板,每一次都要鋪好混合食子的水泥,在等待數日水泥完全乾掉後,才用機器磨平,反覆三次,從大石子到細小石子,花費近一個月時間才做好舊時的石子地板。

    經過近一年的整修工作,雖然將預估工期延後許多,但是為了好的品質,多一些時間和心力也是值得。

       重新展現的「梅林冰果室」不僅有著時代意義,同時也見證光復糖業的興衰史。光復鄉因為製糖產業,帶動地方發展,一百多年前曾有過風華歲月,最高峰時期人口數高達二萬多人,而從糖業衍生的製冰商業,也讓花蓮的冰品有了新生機,「梅林冰果室」的文化價值更顯重要。

城事news

採訪信箱:hlctnews@gmail.com

電話:0913-780033